浙江我國“智能”浮標觀測平臺完成布放
文章出處:本站 人氣:10182 發(fā)表時間:2019-06-17 09:58:22
從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獲悉,在第10號臺風“安比”即將影響我國近海之際,中國科學院近海觀測研究網絡——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順利布放于浙江舟山海域并實施觀測,場緊張的“賽跑”正在進行。
“哨兵”開啟次重要數據觀測
7月19日晚7點,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外圍三個保護小浮標安裝完畢;7月20日中午12點,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布放使用的三個五噸抓力錨和10節(jié)錨鏈整理完畢,待命裝船;7月20日晚8點,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做完后調試和定位測試等工作;7月21日中午11點,布放船只開始吊裝小浮標和錨鏈等設備,正式布放工作開始;下午3點,第套保護小浮標順利布放完成;晚7點,第二套保護小浮標和15米大浮標鏈接完成并順利布放;晚9點,第套保護小浮標和15米大浮標鏈接完成;晚11:45,第三套保護小浮標和15米大浮標鏈接完成并順利布放。
至此,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黃、東海浮標觀測站,在山東省科學院儀器儀表研究所、上海海洋氣象臺等相關單位的協(xié)助下,經過近16個小時的海上艱苦工作,終于趕在“安比”臺風來臨前將國內套具備近海剖面觀測和智能觀測能力的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布放至預定海域。第10號臺風“安比”也于2018年7月22日如期來到浙江近海,開始影響我國近海,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像哨兵樣,開始了上崗后的次重要數據觀測。
國內大綜合觀測浮標系統(tǒng)
據悉,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是基于黃東海觀測研究站技術人員多年觀測技術、觀測經驗積累的有效嘗試,標體直徑15米,是目前國內大的綜合觀測浮標系統(tǒng)。該平臺不但具備10米浮標抗破壞能力強、穩(wěn)定性好等點,同時具有智能化觀測能力,在結構上增加了諸多人性化和創(chuàng)新性設計方案,其中平臺設計的中心觀測井作為剖面觀測通道,并采用三錨固定觀測系統(tǒng)的方式,可有效避免錨鏈與剖面觀測系統(tǒng)絞纏等危險。
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科學大型儀器區(qū)域中心海洋探測平臺的重要觀測設施,2017年得到財政部修購項目支持,旨在解決目前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尤其是近海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水體剖面數據獲取難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建立的黃海站和東海站目前在位運行數十套浮標和潛標系統(tǒng),但由于缺乏近海水體剖面觀測手段,尚未建立套能夠涵蓋海洋大氣、海洋表層、剖面水體和海底的全尺度觀測體系,無法滿足全方位的立體監(jiān)測要求。
適應我國近海海洋觀測需求
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的投入運行可很好地解決剖面水體觀測技術難點,從而為建立涵蓋海洋大氣、海洋表層、剖面水體和海底的全尺度觀測體系彌補了關鍵環(huán)。
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于2017年11月開工建造,歷時五個半月完成主體建造,并經歷了連續(xù)3個月的智能絞車與剖面觀測系統(tǒng)的近岸拷機和調試工作,整套系統(tǒng)穩(wěn)定工作后順利完成布放。
三錨式浮標綜合觀測平臺順利布放后,在保留原有大型浮標綜合觀測能力的基礎上,采用智能絞車開展實時水體剖面參數的觀測,可實現海面、水體、海底的長期連續(xù)在線實時監(jiān)測功能,是種適應目前我國近海海洋觀測需求的創(chuàng)新性海洋綜合觀測平臺,將為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的建設發(fā)揮重要作用,同時必將為我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防災減災等提供更加豐富、完備的數據支撐。
- 上一篇: 浙江水質檢測浮標的概念及監(jiān)測指標
- 下一篇: 浙江航標浮標在海洋上有什么用